第410章 珠穆拉玛峰之旅-《文豪世界环游手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知道什么时候,太阳升起来了。

    白茫茫的冰川被一点点地点亮。

    “小心一点!”朗日对北原和枫说道,他不敢大声喊,生怕出现雪崩,“过梯子的时候除了稳也要快,这里的梯子也是出现过断裂的。”

    “听上去很可怕。”北原和枫听到这句话忍不住“嘶”了一声,小声嘟囔道,在快速走过去后回头看了看冰裂缝下面的风景。

    那里是一片阳光还没有办法照彻的深谷,一层一层一块块地堆砌起来,瑰丽而又绚烂的裂纹与空洞分布在上面,让它看上去俨然有着图腾般惊人的魅力。

    更深层的冰川蓝得就像是冰蓝色的水晶,或者海蓝宝石,点点的雪白缀在上面,仿佛是凝固在空气里,有一种“空游无所依”的美感,几乎让人怀疑起自己的空间感知。

    还有更下面的地方,但北原和枫在安全的位置已经看不清了。

    “走吧。”朗日说。

    于是旅行家也跟着点点头,和对方一起绕路走过外面的冰川,仔细地保证自己脚下每一步都踩实踩紧,发出让人心安的“嘎吱嘎吱”声。

    在踩下一步后,他就会抬头,看向四周变幻莫测的美丽风景,怀揣着无言的激动,把四周的一切装进他橘金色的眼睛。

    这里的冰川极端擅长模仿海水边的海蚀地貌与戈壁上的风蚀地貌。

    各种奇崛的姿态被它们庄重或轻盈地塑造出来,有盈盈弯月形状的,也有形状如同狮身人面像,还有的冰塔伫立如肃穆的碑林。

    等到他们走到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时,太阳已经快要到达了头顶,位于大本营附近的第一段昆布冰川终于快要宣告了自己的结束,随之而来的是珠峰的一号营地。

    海拔六千米。十公里的冰川。

    当北原和枫看到自己的手机时间显示的是十二点多的时候,忍不住愣了一下:

    在正常海拔正常陆地上也只需要三个小时的十公里,在喜马拉雅山上竟然用了六个多小时。

    不过这其中也有他们为了避开危险地区,特意绕路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第一次走这条路主要是适应一下感觉,今天我们还要回大本营,这次速度就要稍微加快一点了。”朗日对此倒是毫不奇怪,拍了拍自己被冻得通红的脸,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再过几天适应好了,我们还要尝试从1号营地爬到2号营地,然后直接一路往下回到大本营呢!不过到时候就可以多休息几天。运气不好遇到暴风雪,那就是老天逼着你休息。”

    珠穆朗玛峰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一鼓作气爬上去的,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遵循“高爬地睡”的原则反复适应。对于迫切

    想要登顶珠峰的人来说,这么反反复复绝对是一种折磨。

    不过北原和枫也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,目前为止他还是很在乎自己安全的,只是气喘吁吁地笑着摆了摆手,然后用手撑住自己的膝盖,大口吸气。

    朗日对此只是笑了笑,然后指着旅行家的后方,笑着说道:

    “北原,回一下头!”

    于是旅行家回过了头。

    然后他看到,在皑皑冰雪之中、在冰斗的边缘,远方的山峰披着雪白的华衣,黑色的岩石被霜雪包裹,太阳的金辉点亮它们的身体。

    “那是普莫里峰,珠穆朗玛峰的小女儿。我们在这一路上,只要回头就一定能看到她。那是陵川峰,那是昆布绮峰——和昆布冰川有着一个相似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北原和枫有些怔愣地仰着头,听身边的向导说道:“往远方看还能看到洛子峰,那是世界第四高的山!左边是珠峰的岩壁,看到了吗,这是珠峰登顶最难的路线。那儿是努子峰,虽然只有七千多米,但也是一座很难攀登的山峰。”

    旅行家橘金色的眼睛跟着看过去,目光中颇有一种前世与此世互相交错辉映的恍惚感。

    他知道,在前世,明年的四月份,世界上最伟大的登山者之一乌里·斯特克将在努子峰壁上遇难,舆论哗然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位置。

    珠峰的一路永远都缺乏不了同行者的尸骨,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大的登山者。

    “但它真的很美啊……”

    北原和枫轻声地喃喃道,在风里用很低的声音这么说。

    美到就算登上这座山要几十万元;就算出发前可能要交代好所有的后事;就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去挑战;就算一次登顶会让人瘦十几公斤,把一个人压垮;就算有可能登顶后死在下山的路上;就算来到这里也无法真正登顶;就算可以给出一万个不前来的理由——

    但永远还是有人会被它吸引,因为它来到这里,从而看到这样的一幕。

    登上珠峰或许对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意义,但是对于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来说,它都足够拥有分量。

    北原和枫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走吧。”他说,“我们去吃午饭。”

    旅行家也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他对这座山峰所有的抱怨也只是口上说说,不可能放弃。毕竟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攀登,也是为了某个出不了莫斯科的笨蛋而出发。

    为了一起去看看离天空最近的地方,去看看世界的屋脊。

    去看看山的那一头,似是而非的故乡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