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:预告片-《从逐梦演艺圈开始翻拍烂片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然大家都说这是文青病,可是大家在打开某个红色的qq音乐的对家的时候,应该也是会想念起某一个人的吧。

    不过裴阳作为这些emo之语的输出者,他的心情还是蛮好的,毕竟他现在正是刚脱离了狗的身份,进化成人的时候,属实是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金榜题名花烛夜”。[上边是整活,原句是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,“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。]

    他把视频上传后,便找到了他抖音上推广的负责人,py了一下。

    接下来,就是闭关剪出《匆匆那年》的预告片了。

    作为电影极其重要的一部分[在裴阳眼中,虽然预告片不属于原片,但也是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。],预告片不论是从宣传角度,还是精神角度来说,都是要求极高的。

    远的,例如小时代,这片子有多烂,就不用我说了吧,但是可以搜搜看看它的预告片终极版,可以说真的是,我tm,我只说我是被预告片骗得看的这部电影的。

    近的,四海,缺乏故事逻辑性与内在张力,镜头语言薄弱,人物形象常常浮于表面。想玩深刻,功底不够,最终只能靠堆砌金句实现自我表达。

    但是你看它那个纪录片,剪片子的tmd算是把我玩明白了,我一看tm含腾量那么高,片子应该差不了多少,主打情感搞笑温馨,剧情热血青春,但镜头拍的我不说怎么样,反正就是一个玩摩托的少年街溜子最后还是街溜子的故事,故事讲得就像是一坨狗屎,买票就当是支持正版工作了。

    所以一个片子无论多烂,你预告片只要剪得够好,就会“骗”来很多人来买账。

    而预告片的难度在于:

    一.大家的期望值与要求很高,毕竟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物料;

    二,预告片制作需要广告语言和电影语言的结合,广告属性夹杂着叙事属性,如何讲故事、设悬念,让观众产生兴趣,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,需要在精通叙事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经验才能做好。

    三.电影预告片要求的完成度在音响设计、特效等层面,是和电影一样高的。

    所以一定要尽全力复现看片之前的那个想象。这个期望,这种感觉,是灵魂。其他的都是技术手段,是血肉。只有有灵有肉,才是最好的状态。而结构是决定你预告片身材比例是否协调的关键,是剪辑之前就要确定好的,这是骨架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