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、第二轮钢琴比赛与意外-《后妈带的女儿是我的头号书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尤其是舒伯特的《野玫瑰》,舒缓、委婉、深沉。

    这首曲子根据《花蕾》改编的,是一首劝喻性的,有着说教意味的民歌,它虽然题为《花蕾》,但是主体是少年,歌的主旨也仅仅局限于劝诫:不要毁掉花蕾,否则果实会离你而去。

    李斯特的曲子则大气磅礴,意境深远。

    比如《匈牙利第二狂想曲》,以前有个陪在他身边的女人,把这首曲子弹得很好。

    他虽然不爱那个女人,但确实很喜欢听她弹钢琴。

    这是他和那个怨偶之间,仅有的共同语言。

    “爸爸,这次钢琴比赛,有好多古典乐大师呢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这次最后比赛的冠军,可以获得音乐导师的联名举荐,获得进入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,是奥地利最大的公立性音乐高等院校,也是世界顶级的音乐名校之一。

    王雪彤说着,眼里浮现出一丝憧憬,言语间对这个音乐圣地很是向往。

    “如果你想去,我随时都可以送你进去的。”

    男人语气平淡地道。

    或许是因为,他缺少了一段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。

    人会把自己缺失的情感寄托在其他人身上,    以此寻求心理安慰。

    “爸爸,我会用自己的实力考上去的。”

    王雪彤攥紧了拳头,神色坚定。

    “嗯,    我相信你。”

    男人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一家三口人并排朝着场馆走去。

    在进入场馆之时,    停在三人不远处的一辆奔驰s系的车门打开了,吕依依和苏松屹还有两个姐姐一齐下了车。

    “那个男孩子也是来参加钢琴比赛的吗?长得真好啊。”

    跟在王雪彤身旁的妇人看了苏松屹一眼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是长得挺好看的。”

    王雪彤也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。

    “我记得之前,他弹了一首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,是我们那一组得分最高的。”

    男人闻言,也抬起头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半晌,他将脚步略微放慢了一些,又拉低了帽的边沿。

    “是挺帅的一小伙。”

    吕依依正挽着苏松屹的胳膊往场馆里走,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声,便笑着对苏松屹说道:“那边一家人夸你长得好看呢。”

    苏松屹下意识地侧目。

    总觉得他的背影有些似曾相识呢。

    苏松屹回过神来,自嘲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这世上,哪有那么多巧合呢?

    他没有再多想,进了音乐馆。

    王雪彤觉得有些奇怪,回过头看了看继父,又看向自己妈妈。

    爸爸平时在她和妈妈面前从来不抽烟的。

    苏航站在场馆外面,过了好半晌才敢回头。

    眼看着苏松屹已经进了场馆,这才呼出一口浓郁的烟雾。

    掐灭了烟头,他将香烟扔进了垃圾桶,存了一处地方,蹲下来,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,给方槐打了个电话。

    方槐这时候在餐厅后厨忙得不可开交,但是看到来点联系人是苏航后,还是接了电话。

    “老方啊,那孩子最近过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油在锅里沸腾的声音、炒菜颠勺和火焰升腾的声音、食客们的催促声、酒杯碰在一起的声音,都夹杂在一起。

    方槐的声音显得有些小,他调大了音量,将手机贴近了耳朵。

    “挺好的,他妈妈和两个姐姐都很宠他,今儿一起去参加他的钢琴比赛了。”

    “前些时候还从外面带了一只猫回来,宝贝得不得了,那猫现在养得可壮了。”

    “班上关系好的女同学也不少,很招女孩子喜欢,还去同学家做客吃饭。”

    方槐喋喋不休地说了很多,苏航自始至终都没说话,很多次张了张嘴又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想说的话是有很多的,但一到嘴边就词不达意,最后只能望着往来的车辆和行人出神。

    “缺钱了,只管跟我说。”

    想了想,他还是憋出这么一句话来。

    他每次和方槐打电话,总离不开这一句。

    如果方槐真的缺钱了,他反而会很高兴。

    因为这样,他就可以帮上他,帮上那个孩子。

    这样就显得,他这个父亲好歹还有些存在感。

    “不缺钱的,现在条件好很多了。”

    方槐乐呵呵地道。

    苏航闻言,不禁有些失落。

    他现在好像除了钱,没什么可以给他的。

    毕竟方槐和吕依依现在不缺钱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他这个父亲,最后的存在感也没有了。

    他终归,还是希望自己对那个孩子来说,是一个“有用”的人。

    苏松屹不知道也没关系,至少可以给他这个失职的父亲一些安慰。

    场馆里面人山人海,座无虚席,甚至还有不少电视台的直播摄像。

    评委席上,江岸芷托着腮,显得意兴阑珊。
    第(2/3)页